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2月3日,四環醫藥控股集團有限公司(0460.HK,以下簡稱:四環醫藥)發布公告,預計2024年全年收入不低于18億元人民幣,凈利潤虧損不超過6億元。
關于業績變化的原因,公司表示,盡管醫美業務增速超50%,但仿制藥業務受國家集采政策拖累持續下滑,疊加創新藥研發高投入及子公司軒竹生物股權激勵費用,導致整體虧損。然而,實際情況可能更為復雜。
預計營收與2023年相當,2024上下半年利潤變化明顯
回顧四環醫藥近年來的發展,除2021年營收顯著增長外,其他年份營收呈現出下滑狀態。2019年至2023年營業收入的數據依次為,2019年營收28.87億元,同比下降1.04%;2020年營收24.73億元,同比下降14.34%;2021年營收32.91億元,同比增長33.08%;2022年營收23.81億元,同比下降27.67%;2023年營收18.61億元,同比下降21.85%。2024年預告營收數據不低于18億元,與2023年數據接近。
歸母凈利潤方面,近幾年則是大幅波動,且虧損年份的數額絕對值明顯大于盈利年份的數額。2019年凈利潤-27.53億元,同比陡降269.96%;2020年凈利潤4.73億元,同比大增117.19%;2021年凈利潤4.17億元,同比下降12.01%;2022年凈利潤-19.15億元,同比陡降559.75%;2023年凈利潤-0.54億元,同比回升97.18%。2024年內預計錄得不超過6億元的虧損,相比于2023年0.54億元的虧損,可能又將迎來一次同比大幅下降。
根據四環醫藥2024中期報告,公司上半年營收9.50億元,歸母凈利潤為-0.33億元,因此全年來看,收入方面上、下半年基本持平,但利潤方面下半年的虧損恐將遠超上半年10倍有余,這一業績表現反映出公司在下半年面臨著較大的經營壓力。
醫美業務增速亮眼,行業市場空間較大
四環醫藥的醫美業務在規模上不斷擴張,2024年上半年,四環醫藥國內醫美板塊營收為3.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6.4%。這一增長速度在行業內處于領先水平,反映出四環醫藥在醫美市場的競爭力不斷增強。
醫美市場整體需求的持續增長為四環醫藥提供了助力,根據《2024年中國生活美容及輕醫美市場研究報告》顯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對美的追求不斷增加,2017年以來中國輕醫美市場用戶規模不斷增長,2023年其用戶規模已達2354萬人,預計到2025年將達3105萬人。這為四環醫藥的醫美業務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四環醫藥在醫美領域擁有豐富的產品線,醫美業務涵蓋了多個領域,包括注射填充類、光電設備類、埋線類、皮膚管理類、脂肪采集及脂肪移植類、假體類、毛發移植和私密及個人護理類等。通過多元化的產品布局,公司能夠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
四環醫藥最知名的醫藥產品是肉毒素樂提葆Letybo?,其作為國內第四個獲批上市的肉毒毒素產品,成為市場中增長最快的肉毒毒素產品之一,為四環醫藥的營收作出了重要貢獻,公司今年也原研方韓國Hugel公司續簽了獨家銷售協議至2030年。
不過在肉毒素市場,除了四環醫藥的樂提葆外,還有保妥適、衡力、吉適等產品,市場競爭激烈。保妥適市場份額40%左右,是全球肉毒毒素市場的領導者,憑借其品牌知名度和產品質量,在中國高端市場占據主導地位。衡力市場份額約35%左右,是中國本土品牌,憑借性價比優勢在中低端市場占據較大份額,尤其在身體注射領域表現突出。吉適屬于后起之秀,市場份額接近10%,和樂提葆一起正沖擊著前兩大品牌的陣地。
整個醫美行業亦是如此,越來越多的醫院和商業公司都在進入該領域,廣告也是遍布大街小巷,為了應對競爭,四環醫藥仍需不斷加強自身的競爭力。
創新藥或近研發尾聲,仿制藥或受集采政策調整影響
創新藥研發是一個高風險、高投入、長周期的過程,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四環醫藥在創新藥研發上的持續投入,體現了公司對創新藥業務的重視和戰略布局。從2020年至2023年,公司的研發費用分別為7.29億元、8.68億元、9.37億元和5.78億元,占公司收入的比例整體呈現攀升趨勢。
2024年四環醫藥的創新藥業務研發進入了中后期階段,研發投入與成果成為該業務板塊的關鍵看點。雖然研發開支有所下降,2024年上半年研發費用1.96億元,但仍然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這表明公司在保證創新藥研發進度的同時,也在努力優化成本結構。
在研發成果上,四環醫藥在2024年取得了顯著的進展。公司新增獲批上市創新藥1個(2個品規),生物類似藥2個,仿制藥制劑10余個,這些成果將為公司的未來發展提供一定的基礎。
控股子公司軒竹生物自主研發的的CDK4/6抑制劑吡羅西尼(Birociclib),將用于治療乳腺癌,尤其是HR+/HER2-亞型,這是乳腺癌中占比最高的亞型。早期臨床試驗表明,吡羅西尼在I期和II期試驗中顯示出良好的抗腫瘤活性和安全性,研究者評估ORR(客觀緩解率)為22.9%,中位PFS(無進展生存期)達7.4個月,在內臟轉移和肝臟轉移的患者中也表現良好,且毒副反應小,充分展現了吡羅西尼單藥治療在多線治療后進展的晚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優勢。
該藥目前正在進行III期臨床試驗,旨在進一步驗證其療效和安全性,為上市申請提供支持。若該藥物研發成功,有望成為乳腺癌治療領域潛力巨大的市場參與者,為公司帶來豐厚的回報。
但就目前而言,高企的研發投入以及軒竹生物的股權激勵費用,對四環生物(維權)當前的凈利潤形成了顯著的拖累。后期若公司的重磅產品未能突圍,高研發投入或繼續拖累利潤修復。不過創新藥業務對四環醫藥的未來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隨著醫藥行業的不斷發展,創新藥也勢必成為藥企競爭的核心領域。
仿制藥方面,自集采政策推行以來,其旨在通過以量換價的方式,降低藥品價格,提高藥品的可及性,讓更多患者受益。然而患者受益或意味著藥企讓利,對于四環醫藥而言,仿制藥業務或因此受到較大的沖擊。
在過去仿制藥曾是四環醫藥的重要營收來源,為公司的發展提供了穩定的現金流。但隨著集采政策的深入實施,公司仿制藥產品的中標價格大幅下降,導致銷售收入銳減,而且四環醫藥在集采競價中,部分產品未能中標,也導致市場份額有所流失。為了應對集采政策帶來的挑戰,四環醫藥也加大了對仿制藥生產環節的成本控制,但該策略的成效在短期內的效果尚抵不過收入的減少。
綜合來看,四環醫藥的表現可謂風險與機遇并存,為了長遠發展,公司應當堅持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產品質量和技術含量,以適應政策和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同時優化業務布局,減少對仿制藥業務的依賴,加大在醫美和創新藥業務領域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