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發布研究報告稱,對內地電力股看法轉為中性,因為在考慮到以下因素后,預期基本面將會轉弱,包括今年電價下調幅度高于預期;及電力需求增長前景放緩。該行對獨立發電廠的目標價平均下調31%。該行將中廣核電力(01816)由“買入”一舉降至“沽售”,將華潤電力(00836)評級由“買入”調降至“中性”。同時將2025至2027年盈利預測下調20%至24%,較市場預期低12%至16%。
報告中稱,雖然內地電力股于年內跑輸MSCI中國指數15%,但認為該行業估值相當于預測2025年市盈率10倍,2025年至2027年每股盈利增長為11%,根據2020至2023年每股盈利增長9%,2020年平均市盈率為9倍,因此估值合理,但不具吸引力。
該行較偏好龍源電力多過華潤電力,原因是龍源煤炭敞口較低;龍源電力受惠于可再生能源政策改革的潛力較大;偏好中國核電(601985.SH)而非中廣核電力,原因是中國核電在廣東及廣西的敞口為零,導致電價下調的影響減低;燃料成本上漲風險較低;及可再生能源業務或帶來驚喜。
該行認為,龍源是未來中國可再生能源政策改革的主要受惠者;并認為煤炭板塊估值合理,反映盈利增長放緩及需求增長放緩,但煤價下降或帶來上行驚喜。在核電股方面,該行相信潛在利潤擠壓或對中廣核電力估值(相當于預測市賬率0.9倍,股本回報率續受壓于8%,低于11%的歷史均值)帶來進一步下行壓力。該行板塊喜好依次為可再生能源、隨后為煤炭,最后為核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