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超級賽道突然爆發。
今日,A股人形機器人概念股全線大漲,截至收盤,長盛軸承斬獲20cm漲停,漢宇集團、震??萍?、中控技術等個股大漲超10%,領益智造、通達動力、美格智能、鳴志電器、科沃斯等多只個股斬獲10cm漲停。
當前,人形機器人產業鏈正密集傳來利好消息。最新發布的《廣東省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2025年行動計劃》提出,大力發展人形機器人等具身智能機器人,加快突破機器腦、機器肢、機器體和關鍵核心部件,積極推動智能機器人應用場景創新。
另一方面,特斯拉、英偉達等國際科技巨頭的人形機器人項目正在快速推進。據2月6日消息,特斯拉弗里蒙特工廠正在招兵買馬,加速推進Optimus機器人量產進程。
有分析稱,近期機器人板塊持續演繹的核心邏輯在于:超預期的國內外人形機器人進展,2025年將是人形機器人量產元年,利好政策的支持等。機器人板塊預期可能會成為中長期反復活躍、中樞不斷提升的板塊,具有較高的成長性。
全線大漲
2月6日,A股人形機器人概念股全線大漲,截至收盤,Wind宇樹機器人指數、Wind人形機器人指數分別大漲超6%、5%。個股方面,長盛軸承斬獲20cm漲停,股價創出歷史新高;漢宇集團、晶品特裝、震??萍肌⒅锌丶夹g等個股大漲超10%,領益智造、愛仕達、捷昌驅動、兆威機電、通達動力、美格智能、鳴志電器、科沃斯等多只個股斬獲10cm漲停。
當前,人形機器人產業鏈正密集傳來利好消息。
2月5日消息,中共廣東省委辦公廳、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2025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其中提出,加快啟動布局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商業航天等重點領域研發項目。
《行動計劃》明確,大力發展人形機器人等具身智能機器人,加快突破機器腦、機器肢、機器體和關鍵核心部件,積極推動智能機器人應用場景創新。高標準建設省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引進和培育3—5家獨角獸企業、科技型領軍企業。
另一方面,特斯拉、英偉達等國際科技巨頭的人形機器人項目正在快速推進,預計2025年將進入有序生產階段。
據2月6日消息,特斯拉弗里蒙特工廠正在招兵買馬,加速推進Optimus機器人量產進程。
特斯拉開始招聘工程師、流程主管、產品經理等多個崗位,或為在加州弗里蒙特工廠量產的Optimus人形機器人做準備。
特斯拉網站顯示,其弗里蒙特工廠至少有12個空缺職位,從制造工程技術人員到生產經理和流程主管不等。所有職位都是為 “特斯拉機器人”(Tesla Bot)提供的,很可能指向該公司長期以來一直在開發的Optimus機器人。
特斯拉CEO馬斯克此前表示,Optimus人形機器人具有巨大的商業潛力,甚至可能創造超過10萬億美元的收入,超過汽車業務,成為公司主要的收入來源。
另外,美國人形機器人初創企業Figure于2月5日宣布終止與OpenAI合作,并豪言將在30天內推出“ 顛覆人形機器人行業 ”的創新成果。
多家上市公司回應
在人形機器人概念熱度持續升溫的背景下,多家A股上市公司回應機器人相關業務的最新進展及布局,具體來看:
鳴志電器2月6日晚間披露股票交易異動公告稱,短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未發生重大變化,市場環境、行業政策也未發生重大調整。公司開發和持續完善中的無刷電機模組、無齒槽空心杯關節電機模組、無框/交流伺服電機加減速機模組及其驅動與控制系統、輪轂/輪邊電機模組等產品適用于機器人的運動控制模塊。2024年上半年,公司機器人(包含人形機器人)相關應用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約為8%,占比較低,不會對公司目前經營業績產生重大影響。
綠的諧波2月6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回復稱,公司一直密切關注行業內的前沿技術和創新企業,包括美國Figure機器人公司。公司將積極探索與行業內優秀企業的合作機會,共同推動機器人產業的發展。
長盛軸承稱,公司與宇樹科技的合作正在有序推進中。目前公司應用于機器人零部件領域的產品所形成的收入在主營業務收入中占比低(不足1%)。公司已有產品應用在特斯拉汽車上,公司就機器人業務目前并未與其開展合作,具體生產經營情況敬請關注定期報告。
領益智造表示,公司持續積極推進與智元機器人的合作。
精工科技表示,碳纖維具有輕質高強、高剛度和耐疲勞、耐腐蝕和耐高溫、熱膨脹系數低、能量效率高等特性,其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其輕量化和結構強化方面,在人形機器人的機械臂、關節部位、感知鞋等關鍵部位應用優勢明顯。后續,隨著人形機器人產業的快速發展和規?;a,碳纖維的需求預計將呈現顯著增長態勢。
豪森智能表示,公司現已構建汽車現代智能工業裝配線,建立人形機器人智能制造創新中心,完成大連基地與常州基地人形機器人開發雙布局,開展多場景人形機器人應用訓練和測試技術開發,通過20余年積累的汽車核心零部件裝備生產線工藝數據快速遷移到人形機器人智能體開發中,加快了人形機器人在工業制造場景的落地。
機器人表示,目前公司在3D視覺、力感知等工業機器人領域的核心技術方面有技術積累優勢,未來將視需求在融合上述技術的基礎上,圍繞AI大模型、智能視覺感知、數字孿生、結構仿生等前沿、空白技術領域進行研發投入,積極布局人工智能前沿領域,相關工作在有序推進,尚處于研究初期階段,請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未來如何演繹?
在業內人士看來,機器人板塊預期可能會成為中長期反復活躍、中樞不斷提升的板塊,具有較高的成長性。
華泰證券指出,2024年是人形機器人學術界和產業界飛速發展的一年,學術界在機器人智能“大腦”的構建方面取得了顯著的進展,眾多產業巨頭也紛紛下場。人形機器人的本質是像機器的智能體,長序列復雜任務的執行成功率是衡量智能化水平的關鍵標準,隨著機器人智能化水平提高,其成功率有望顯著上升。
展望未來,華泰證券稱,“機器人大腦已迎來ChatGPT時刻,我們正站在技術變革的起點上。人形機器人市場一直處于高需求低供給的情況中,高智能化水平機器人供給有望創造自己的需求?!?/p>
東吳證券表示,人形機器人要實現多場景的商業化應用落地,仍需解決智能化的應用問題,AI入局將助推人形機器人產業化進程加速。DeepSeek-R1模型的推出證實了AI在成本端與性能端都在快速迭代,Figure與OpenAI結束合作證明機器人本體公司未來有望垂直整合具身智能產業鏈。人形機器人作為AI的最佳載體,有望伴隨AI技術的進步充分受益,不斷加速產業化進程。
永贏先進制造基金經理張璐表示,機器人板塊從2024年四季度開始發生了一些根本性的變化,板塊持續演繹。
他認為,核心原因有三點:一是超預期的國內外人形機器人進展;二是2025年將是人形機器人量產元年:一方面,是特斯拉計劃2025年開始對內量產,目標1萬臺,另一方面,國內多家機器人廠商都推出了自己的量產時間規劃,2025年或將看到整個行業1-N的開端;三是政策端支持,近年來,中央與地方政府密集出臺政策,全面支持人形機器人產業的發展,為其技術突破、應用推廣和產業鏈完善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